近來碳排放限制在國際間受到熱烈的討論,而在京都議定書將於2012年生效之後,碳權已成為有價的實質商品,造紙業對掌握碳權也成為長遠營運佈局的重要課題。

在節能減碳佈局持續積極下,正隆 (1904-TW)在通過自願碳(VCS/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標準之碳權認證後,去年度即已成為國內首家正式取得國際碳權的業者,取得未來10年多達20萬噸的碳權額度。法人分析,目前VCS認證的碳權價格每公噸約 6美元,以正隆20萬噸碳權額度來看,約可創造120萬美元之價值。不過,正隆則指出,內部所掌握的碳權價值利益仍屬有限,而公司也不急於到市場進行交易,初期碳權額度仍會以支應內部擴產時的配套需求為主。

目前永豐餘 (1907-TW)與華紙 (1905-TW)在大陸所合資的廣東鼎豐紙業,造林面積高達43萬畝(約 3萬公頃),比一個台北市面積(2.8萬公頃)還大,預估一年可吸收58萬噸/年二氧化碳,除了本身的木材價值外,亦隱含了可觀的碳權商機。

在中國林權產業交易所在今年11月於北京正式成立後,對擁有中國林地之華紙、永豐餘,有助於後續碳交易的資訊掌握,同時,未來須有林業產權證才可販賣碳權,華紙則申請中,預期將增加營運動能。

台灣工銀投顧預估,依目前碳期貨報價13歐元/噸設算,一年將有3.6億元收益。以華紙持股60%估算,每年約有2.2億元碳權交易收入,每股貢獻0.36元,預估華紙2010年EPS為0.58元;而永豐餘持股40%,每年約有 1.5億元碳權交易收入,預估永豐餘今年EPS為0.62元、2010年為0.68元。

不僅如此,永豐餘其實已於今年中宣布獲歐洲環保的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成為台灣企業第一家,亦是亞洲企業中少數獲得此一綠色標章者的業者。

除植林措施以外,永豐餘旗下已行之有年的台東紙廠汽電共生設備,也是該公司節能減碳力氣,可生產6.77萬千瓦電力,以燃媒價格計算,一年約可省下近 6成的燃料成本,同時相當於減少超過40.7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且目前也已再斥資20餘億元於高雄久堂設汽電共生廠,預計每個月可生產近 4萬千瓦電力,相當於可供應9.6萬戶家庭一個月所需的電力,預期運轉後的減碳成效將明顯倍增。

 

http://twnews.cnyes.com/Content/20091227/KAPZ0REBE9GYM.shtml?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tr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