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蘇格蘭銀行由於慘賠416億美元,市值一夕之間暴跌66%。
金融體系的崩解可能還有第二波的浪潮
投資人要密切注意金融體系的資本虧損與資本適足率的問題

RBS財「爆」炸翻天 金融股哀鴻遍野 只等政府基金控盤 

皇家蘇格蘭銀行(RBS)慘賠280億英鎊(約416億美元),恐怕將遭政府接管,RBS昨天股價狂瀉66.7%,收於12便士,市值一夕蒸發2/3,也拖累歐股金融股、歐股重挫;連帶使市場擔憂,歐盟恐怕接在美國之後,掀起經濟風暴。

台灣本身因企業信用風險續增,金融業皆於去年底大舉增提呆帳準備數再加上一次性的增列海外資產減損,去年第 4季僅有中信金、富邦金 (2881-TW)、兆豐金 (2886-TW)、華南金 (2880-TW)呈現盈餘;在主管機關政策引導力挺企業下,銀行業的淨利差將更具壓力,公股銀行尤甚。

壽險股也因總體投資環境趨勢向下,加上利率環境已幾近零利率,利差損的壓力持續加大,因此即使龍頭老大國壽貢獻金控獲利已出現回穩,但預期今年對壽險業來說將是很慘澹的一年。

< 摘自鉅亨網 >

****************************************************************************************************************************************************

資本市場的動盪還是主要的問題所在
最近一直追縱的問題還是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動態
我認為這次許多銀行與壽險由於投資衍生性商品造成的影響還沒有完全停止
未來還有企業的呆帳、信貸市場等未爆彈
不要貿然聽消息面便介入金融股,MOU這類的消息,並不能馬上改善金融業目前的困境
股市的崩跌、房價的下跌都造成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下降
企業界的栽員與無薪假加長了經濟衰退的時間
消費券帶來的經濟效應,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看到有無成效
持股嚴控在3成以下
歐巴馬上任後並沒有辦法立刻能改善當前的世界經濟局面
目前需要的時間,而不是造神
股性較活潑的股票,不建議抱股過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tr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