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債務撐起的全球經濟,從次貸開始引爆過去浮濫的信用泡沫
而第二波的浪頭已經襲來,主要的問題來自於企業的融資到期問題

企業在過去景氣好時,普遍都會以舉債的方式來擴充資金
而對於一個普通股的股東,最傷害股東權益的莫過於可轉債
可轉債是可以在到期時,選擇是否要將債權轉換為普通股的商品
許多公司都有發行無擔保可轉換債
然而在市場偏向空頭時,可轉債的持有人在股價如此低落時
非常可能是要求債權的贖回以求保本,因為轉換為股票是賠錢收場而已

因此許多的公司目前都面臨「大量的現金」需求來因應可轉債的贖回
目前市場上最觀注的就是某個DRAM股,就是因為可轉債既將於2/14日到期
弄得不得不賤賣設備、大樓來集資
而其它的DRAM公司當然是在旁觀望,看能不能有點漁翁之利

在現金存量不足,或是現金流量不夠大的公司來說
若是存貨偏高、營收下降、加上有今年要到期的巨額可轉債
那麼就是相當的危險
今年有不少的公司都要面臨這樣子的危機
若不能借新債還舊債
那麼股價的修正可能會非常的兇猛

並不只是台灣
全球的企業都面臨銀行緊縮銀根的困境
下面這則新聞就體現了當前金融危機下,銀根緊縮的企業危機

千億銀團貸款到期 外資恐撤 任志剛:必要時會適當行動

金融海嘯令歐美銀行業陷入困境,紛紛收縮香港業務,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 (2)日表示,今年香港將有超過1000億港元的銀團貸款到期,但部分外資銀行因各種問題未必能予續期或重組,香港銀行能否填補空缺成為關鍵,政府必要時將會作出適當行動。業界解讀任志剛此言是向市場派出「定心丸」。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2 009 / 02 / 03
星期二 10:05

<摘自鉅享網>


 

現金存量不足,負債比高的公司
在這第二波的浪頭下
請您一定要特別的小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tr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