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一篇,說了一些房子的功能
當然,一件事物有好有壞
我們也一定要認識到買房子的壞處


1. 心理壓力增加,造成不敢創業

筆者將這個缺點,列為最大的缺點
因為買房是一個長期的投資
無論你如何精算未來的可能收益
萬一你的收入出現缺口
那麼你的房子馬上就變成一個壓力
房市如前文,是會被炒作的
因此必然有起有落
萬一買在高檔區,偏偏在低檔區失去工作
這時候房子就變成一個實質的負債
現金流若出現崩解,那麼家庭就負債了
這道理人人懂
因此許多人在找工作上就會以穩定作基礎
這等於錯失了很多大機會
因此由於心理壓力增加不敢創業
這是筆者認為是買房子的最大最大的壞處

2.  遷移的能力下降

現在世界的經濟,是全球化的
有時候一些國家正在成長,有時候一些國家會沒落
有時候買了房子,內部弄得太漂亮
會讓人捨不得走
因此降低了到國外尋找更好機會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買房子,年輕時真的不用一次到位
不需要弄得很舒適
更不需要為了讓人覺得你買得房子好美
花了大錢裝潢
因此我覺得,裝潢是平實最好
一方面節省下不需要的裝潢費用
一方面也降低自己之後想要離開時的阻力
另一方面,之後要租人,成本也較低

3. 隱含的支出增多

買房子後,房子需要維護
現在很多又大又美的房子
更有許多管理費
每年還有房屋稅
因此在前一篇文章在估計買房是否合算時
也請加進這些費用
來評斷到底有沒有效益
畢竟一項長期的投資,費用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環
千萬不要只想到價格的增值,卻沒有計算到隱含的費用
請先不要想到住進自己房子的「感覺」
先算一算,為了這些「感覺」
增加的費用,是否是合理的
是否是值得
再衡量自己的能力去買這些「感覺」
否則並沒有存到錢,反而不斷增加了支出
這就是相當不合算的交易了

4. 房子會跌價,變現需要時間

房子會漲,當然也會跌
千萬不要有房子都是漲的想法
那是要以二十年的角度來看
二十年一個人會發生什麼事都太多了
突然失業,突然生了一場病,突然天災
什麼都有可能
此外以世界的房市觀察來說
房子跌價真的不是什麼太不常見的事
不要說世界來看
單一個區域,房價漲跌不一也是很常見
比如說產品不對,地段不對
有些房子,竟然最後就是跌的,能不被套牢就萬幸了
房子通常不是一筆小投資
那麼買在高檔,貸款成數又高,房價又下跌
景氣又反轉,造成失業率高,或業績下降
那麼對個人與家庭來說
無疑的
是場災難
天有不測風雲
創業作生意,考驗期是五年
一個人的職場生涯,高高低低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買房子,一定要保守
一定要先準備兩年以上的生活預備金
先設想好最可能最悲慘的可能
再去買你覺得最沒有風險的房子
一定要以最小心的方式作計算
避免失業既負債的可悲命運

而且房子在景氣下跌時,通常要賣出是需要更長的時間的
不像股市,你若買量大的績優股,你想賣出,三個交易日總能交易掉
因此在房子賣不掉,市價一直掉,貸款還要付,生活沒著落的狀況下
法拍屋就是這樣來的

5. 失去投資的機會成本

原先買房的錢,是可以拿來投資或創業的
但是因為已經先預作了一大筆的「長期投資」
因此就會失去許多也許更棒的投資機會
因此建議,買房後,一定也還要留下可以投資的資金
不要傾盡所有的力氣,買了房後,卻沒有錢再作投資了
或是有很好的創業機會,卻沒有資金去投入了
人生的機會不是時常都有
但是你手上必需要有資金


由以上的總總缺點我們可以看出
買房,若不想讓買房變成一個錯誤的決定
一定要先準備兩年以上的生活資金
並且還留下可以投資的資金

另外買得房子還要能經過景氣的考驗
在長一點的時間內要能相對保值
現在房市很熱
在房子上漲的景氣中
任何一個人投資都是會賺的
人人都是大師
媒體上都是大師
但是下跌時,卻就沒有大師了

這是因為沒有人先預先告訴大家
到底買房的優缺點是什麼
怎麼衡量是否該買房
該買怎樣的房
你到底該不該買房等

買房.....不是件簡單的事
現在的某些地區
就是投資客再丟給投資客炒來炒去的市場
預售屋也是如此,醫生團先預購,再賣給投資客
投資客再賣給自住客
買房,現在來看,是件極不單純的事
跟買股票是一樣的,就是在賭未來會上漲
而且大多數的情況還像是「融資玩股票」
不過台灣房市可以說,相當相當亂
會不會房仲就是投資客呢?
會不會你是最後一隻老鼠呢?
會不會建商蓋黑心屋,你不小心買到呢?
小心翼翼的衡量所有的事
並且時時注意房市的變化

政府放的貸款利多,大家要以最小心的態度去看待
這是真的一個好事,還是隱含了很大的風險

要買到一個貨真價實的好房子
真的要有賴個人的努力與知識的累積

總結以上兩篇文章

我們可以知道
買房子是個富含高度財務知識
與房子鑑價能力的投資
並不容易

但是若相對有好的房子鑑價能力
好的經營策略
房子不但能讓你安居樂業,還能讓你賺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tr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