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只是限制了投資房子的短期轉移時間,而且力道根本離打房還差得遠
經濟會衰退不是什麼很奇怪的事,房子跌價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而且打房跟經濟走下坡有什麼關係嗎?德國政府限制房地產炒作也很嚴格
德國經濟有因為房地產長期以來沒有漲就經濟衰退嗎?
答案是沒有,經濟反而因為房地產價格與租貸市場的穩定
人民的名目所得是實質上升的。
我們來看看最近建商說的


建商:打房打過頭 經濟走下坡
http://ppt.cc/fe2x


這是完全錯誤的新聞

第一: 股市漲太高就是最大的利空,房市當然也是一樣,漲多修正是必然的
第二: 這本來就是資金行情推積出來的泡沫,當熱錢退去,當然會有修正
第三: 薪水與租金漲不動,房子當然不可能長期背離不斷上漲?

我們來研究一下德國的經濟與我們台灣的經濟的比較,就能了解
所謂「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是多麼過時的概念!

從2000年到2010年,德國的房地產上漲的幅度,讓大家猜猜是多少?

答案是: 10%左右,一年平均上漲1%

若是考慮德國這段期間的物價上升幅度為每年2%
那麼扣掉物價( 原物料 ) 的漲幅,房屋的房價是以每年1%在減少

那麼德國有因此經濟衰退嗎?

在比較一下長期間,房子的上漲幅度與人民收入的關係

德國從1980年至2010年,房價約上漲50~65%,但是個人名義收入成長是三倍

台灣從1980年至2010年,房價約上漲 xxx %,而個人名義收入成長是 ??? 倍

所以房價跟經濟關係真的是房價漲經濟就好嗎? 房價跌經濟就真的變壞嗎?

好像不應該是這樣子論述的

這個就留給大家去思考

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點

社會上普遍認知要形塑一個房子買來就是要漲價的想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

跟政府的策略、銀行的系統、資本家的想法與貨幣的系統是否有什麼樣的關聯




另一則新聞也附帶提供大家思考

桃園、新北買房 外客近4成
http://ppt.cc/sAZL

為什麼桃園、新北買房、外客會近4成呢

這應該是因為台北的房價已不是一般民眾負擔的起的房價了

所以在衡量房子至少要有的基本坪數與生活機能,就只好遷移

那麼我們作反向思考,當房價下跌時,買盤會不會回流呢?

台北房價隨著過熱的房市開始修正後,在修正到一個民眾能承受的價格時

由於民眾首選仍是台北市,所以這些依靠台北市的外圍城市,房價承接的買盤會減少

接手的買盤可能會大部份回流至台北市

因此太外圍的房子,應該要有居高思危的觀念

至於新竹縣市

推案量與餘屋量據目前的了解,是較其它城市來得多的

不過雖然新竹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但是科技受到景氣的影響是最明顯的

新竹市部份區域的房價是否合理,房價是否符合新竹市整體生活機能的水平

這都值得思考

當供給量較大的情況下,會不會造成供給大過需求的情況呢?

在大陸的房市越來越不穩的現在,台灣真的就能獨步於全球,走台灣自己的房地產經濟嗎?

我個人是保持著非常保留的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tr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